当你在炎炎夏日搭乘地铁,感受城市轨道交通所带来的凉爽与舒适之时,可曾想过有这样一群工人,他们于三伏天整日在均温40°C的检修厂房作业,汗如雨下地进行地铁列车的检修工作。他们不畏高温,用细致的耐心和过硬的专业技能,犹如医生一般对一列列地铁车辆进行故障“诊断”和日常“体检”,以保障广大乘客安全舒适出行。8月8日上午,扬子晚报2023第七届“快乐送水工”公益行动第九站来到了南京地铁小行车辆基地,为奋战在地铁车辆检修一线的工人送去“纯悦”瓶装饮用水,带去暑期的清凉与慰问。
(资料图片仅供参考)
暑期检修地铁列车,“烤”验体能与毅力
上午10时,记者来小行车辆基地车辆架大修中心,约4层楼高的检修厂房,一进去就有种闷热的感觉。此时,20多名地铁车辆检修工人按照各自负责的区域正在为车辆进行检修,其中一组检查车顶,另一组检查车底,包括机械部件、电气部件、制动部件维护保养和列车静态调试、功能测试。
记者注意到,厂房虽然宽敞,但在烈日长时间暴晒下,室内温度逐渐升高,温度到中午时分已达到38度。虽然厂房里安装了大风扇,但在闷热的环境下,吹出来的风也如同热浪一般,降温效果非常有限。穿梭于狭长列车两旁的检修工人们,无不被汗水浸透了工作服。据维修中心全效组组长王雨介绍,由于列车厢体散热和库房通风不佳的原因,室内日常均温会比户外气温高上5至10度,甚至能在个别情况下突破50°C大关。为确保对每辆回库列车都进行按时维护,组内工人常常需要顶着车体表面高温、车上空调机组余温、车下部件及厢体升温等多重“炙烤”,不停穿梭于列车两侧、车底和车厢之间,认真排查车辆可能存在的故障和隐患。
“闷热无风的棚式库房、高强度的体力作业、列车烫手的厢体……夏日在检修厂房里工作,就如蒸桑拿一般,汗水会不停往外冒,工作服始终处于湿透状态,拧一下能出水。”王雨说,检修工人们对这些体验可谓习以为常,酷暑天他们需要在高温的全程“陪伴”下进行地铁列车全效修和架大修工作,以维持列车线上运行零隐患、零故障的最佳状态。
负责架大修的肖飞坦言,尽管库房里配备有固定电扇和移动风扇,但车辆维修与组装工作需要不停地变换点位,工人们不可能全程享受到风扇的吹拂,甚至在闷热的库房环境中,偶尔拂过的风扇吹来的却是热风。除了部件或车体拆卸和安装,对设备进行吹扫也是列车检修的必要环节。作业人员需穿戴着密不透风的防尘服,在弥散着厢体高温且毫不通风的车下,用高压气枪扬起重重的灰尘。此外,登顶检查也是例行常事,检修工人穿戴着重量可达八斤的防护用品,在45度至50度的车顶连续进行数小时工作,在忍受着高温炙烤的同时,还要承担着艰巨的体能与毅力考验。
“蒸笼”里行走,守护乘客安全舒适出行
“夏日,整个厂房像一个蒸笼。在车顶上走,就跟在蒸笼上走一样,不过我们也习惯了,我们做好了,乘客就能安安全全、舒舒服服坐地铁。”肖飞介绍,行走在列车车顶,除了拆卸检查空气滤网,还要对受电弓、避雷器、绝缘子等部件进行清洁和检查,这需要接受长时间“烤”验。
在日修和全效修台位上,记者登上车厢顶部检修通道,实际感受现场环境,确实热浪滚滚、“烤”验不断。王雨介绍,为在每日早高峰后对回库列车进行日常检修,作业人员必须忍受车厢顶部散热孔和空调机组余温的蒸熏。走在通道上,明显可以感觉到温度骤升,加上防护带的实地作业人员,往往会在固定点位停留许久,这种过程堪比蒸桑拿。在列车底部,记者在狭小低矮的通道缓慢前行,脚下是列车机油混合机厢滴水所产生的积水洼,头顶是和厢体超近距离接触所感受到的热浪炙烤,不一会就已汗如雨下。
王雨坦言,车下作业时很容易被厢体热气蒸得面红耳赤,在这种环境中不仅人难受,衣服也完全没有干的可能。作业工人需要像换班一样更换工作服,一天换两套是常事。王雨还告诉记者,与晴天高温相比,作业最怕遇到雨天,阴雨天气厂房里简直会变成高温与水汽其下的蒸箱。
据悉,为保障高温环境下作业工人的健康,厂房也配备了冰袋、矿泉水、藿香正气水等解暑降温用品,在中午和午后等酷热时段,作业人员也可以回到休息室乘凉,避开作业最高温。王雨表示,作为地铁列车检修工人,高温是工作的“标配”,纵使作业环境再艰苦,他们也会始终坚守在检修一线,保障广大市民安全舒适出行。
列车上线行驶前,任何细小问题都不能放过
在架大修场地,肖飞向记者展示了重达十余斤的扳手和承重设备,工人师傅们需要两人配合,逐一拧动车厢底部的众多螺丝,完成数百斤重的厢体拆装工作。肖飞坦言,这种重体力作业对于架大修而言比比皆是,作业过程中常常汗流浃背,衣服上免不了添上一道道白色汗渍。相比起尚能略微享受风扇降温的车厢外作业,车厢内零部件更换则更加考验工人的耐心与毅力。工人们需要在狭小封闭的车厢内待上两三个小时,待完成作业时早已浑身湿透。“我们架大修组会有年、月、日的固定检修计划,为如期完成进度,具体作业中辛苦点累点不算什么。”肖飞说,日检和全效修是门诊治疗,架大修就是住院治疗,检车工则是不穿白大褂的医生,身上承担着保障列车安全运行的使命。一旦出现问题,非同小可,所以,在检修中,任何一个细小的问题都不能放过。
南京地铁车辆分公司小行架大修中心主任俞玮告诉记者,地铁列车有大家最为熟悉的车厢,然而在容易忽视的车顶、车底乃至司机驾驶室,还分布着数以千计的零部件、数以万计的螺丝钉,它们如同遍布列车的器官与组织。列车各级维护人员具体工作就是对列车全方位检修,确保列车上每一个器官和组织安全正常“工作”。南京地铁小行车辆基地建设至今已有20年了,培养出不少优秀的列车“全能医生”。列车每一次正常行驶的背后,都凝聚着这些列车“全能医生”的汗水与智慧。他们熟知列车性能结构,故障排查手到擒来,他们的使命单一而神圣,就是为地铁运营提供充足、安全的列车供应保障。
新闻链接
南京11条在建地铁又有新进展,7号线南段进入设备调试阶段
气温炎热,和天气一样火热的还有南京各在建地铁线路工地。近日,南京地铁公布11条在建地铁的最新进展。其中,作为首条无人驾驶线路的南京地铁7号线南段(应天大街站—西善桥站)区段完成轨道铺设,全面进入设备调试阶段,计划在年底前通车运营。
截至7月底,3号线三期2座车站均已开工,和风路站完成围护结构和主体结构,明挖段完成主体结构;4条盾构隧道全部始发,其中3条隧道贯通。4号线二期4座车站和中间风井均已开工,3座车站和中间风井已完成围护结构,3座车站完成主体结构;4条盾构隧道始发,其中2条盾构隧道贯通。5号线30座车站均已开工并完成围护结构,其中26座车站完成主体结构;57条盾构隧道已始发,其中45条盾构隧道贯通;部分区段进入轨道铺设及车站安装施工阶段,其中江宁段实现长轨通。6号线19座车站均已开工,18座车站完成围护结构,其中14座车站完成主体结构;39条盾构隧道始发,其中28条盾构隧道贯通;部分区段开始轨道铺设施工及车站安装工程施工。7号线18座车站均已开工并完成围护结构,其中17座车站完成主体结构;38条盾构隧道全部始发并贯通;西善桥停车场已完成;应天大街站—西善桥站区段完成轨道铺设,全面进入设备调试阶段。9号线一期新建15座车站已全部开工,12座车站完成围护结构,其中9座车站完成主体结构;12条盾构隧道始发,其中6条盾构隧道贯通。10号线二期10座车站均已开工并完成围护结构,7座车站完成主体结构;13条盾构隧道始发,其中9条盾构隧道贯通。11号线一期17座车站已开工,其中13座车站完成围护结构,6座车站完成主体结构;5条盾构隧道始发,其中2条盾构隧道贯通。
南京至马鞍山市域(郊)铁路(南京段)截至7月底,全面开展土建施工,8座车站和高架区间已开工,其中3座地下车站完成围护结构,3座高架车站完成下部桩基施工;2条盾构隧道始发,高架区间正常推进。南京市至滁河市域(郊)铁路一期正在各项施工准备前置手续办理。南京至仪征线(含扬州延伸线)市域(郊)铁路一期工程(不含过江段)(南京段)按计划推进工程前期工作。
策划 陈郁 统筹 张可
拍摄 李铭哲 剪辑 李铭哲
扬子晚报/紫牛新闻记者 曹卢杰
实习生 王元钊 刘柏轩
校对 陶善工
哈啰出行投资成立装饰工程公司 注册资本200万元
企查查APP显示,3月18日,上海钧住装饰工程有限公司成立,法定代表...中老铁路的背后 “税务专车”一路同行
2021年12月3日中老铁路正式开通运营,仅需...云南永善佛滩顺河梯级电站全面推进建设
日前,云南省永善县顺河村举行了佛滩顺河...人社部发布信用管理师国家职业技能标准
近日,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对外发布了《...中国生态环境保护实现“十四五”起步之年良好开局
中国生态环境部7日在北京召开2022年全国...观察:中国首条民营控股高铁开通之“时”与“势”
杭台高铁首趟列车即将发车。张煜欢摄1月8...中国黄金消费市场渐回暖 “古法金”饰品获年轻消费者青睐
2022世界珠宝发展大会正在海口举行。8日在...宁吉喆:2021年中国GDP将连续第二年超百万亿元
中国国家发改委副主任兼中国国家统计局...北交所董事长徐明:北交所成立以来股票平均上涨98.9%
北京证券交易所董事长徐明8日表示,北交所...2021年北向资金流入超4300亿元 外资热情拥抱中国资产
尽管面临疫情反复等多重不利因素,外资在2...Copyright © 2015-2022 太平洋建筑工程网版权所有 备案号:豫ICP备2022016495号-17 联系邮箱:93 96 74 66 9@qq.com